昨天一早接到小阿姨的來電
才知道原來週四凌晨媽媽送進中山醫學院附設醫院的急診室
經過一連串的檢查後,在中午12:30左右終於確定是闌尾炎
而且已經破裂有感染的跡象
趕到醫院時,媽媽很虛弱的在急診室的病床上等待主治醫師進一步說明

主治醫師約在2:30時出現說明
我在旁邊聽著,卻開始覺得頭暈,心跳加速
眼前的一切越來越亮,再不離開醫院可能就要昏倒
顧不得再想聽醫師的說明,也只好先快步走出急診室
很遜咖的我,以前去醫院探病時就不只一次這樣
大概是對醫院的氣味特別敏感
出了醫院呼吸到新鮮的空氣後,就好一些

後來聽爸爸說才知道醫生提出了兩種治療方式
第一種就是開刀
第二種是先用藥物治療,利用消炎的藥物先讓發炎的地方緩和
雖然爸爸不太贊同開刀,但媽媽還是堅持
我想媽媽不只是身體很不舒服
也因為已經在急診室待了超過12小時,而急診室吵雜的環境讓她整晚無法休息
而又有開刀的可能性所以無法進食,連水都不能喝
所以她希望用手術的方式儘快解決這件事

而我,面對陌生的醫療專業領域,一點也無法判斷那一個選擇對媽媽才是好的
其實我有點納悶,雖然醫生提出了兩個方式,卻沒有進一步的建議
是哪一個方式對病患可能是比較好的
對於這兩個方式,也沒有更詳盡的說明
對於開刀,醫生說切除闌尾只是小手術,但又說開刀還是有風險
那這個風險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呢?這個部份難道不是醫生說明義務的內容?
而又建議第二個治療方式的用意是什麼呢?
用藥物控制發炎的闌尾後,之後是否也要切除呢?
我有一連串的疑問,卻不知要如何開口?也不知道這樣的詢問是否恰當?
(這就是所謂的醫病關係不平等?)

決定開刀後,能做的還是等待
在急診室等了一個下午,真的很折磨病人
直到晚上7:00,才排進手術室
趁著手術進行中,冒著雨趕回家洗澡、收拾晚上待在醫院需要的東西
騎著我的小胖達回家的路上,突然覺得好害怕
害怕失去的感覺,一點一點上升,卻只能頻頻眨眼讓水分蒸發
因為現在趕緊回到醫院確認媽媽的狀況才是重要

帶著大包小包再前往醫院,此時媽媽已經從手術恢復室回到病房
看到她清醒了,才放心了些
不過因為插管麻醉的關係,讓她的喉嚨非常不舒服
又不能喝水、也不能咳嗽(傷口會痛),媽媽幾乎睡睡醒醒的
我也因為神經質的個性,她一有動作,就起來查看,整晚幾乎無法入睡
該換點滴時,也是我去提醒大夜班的護士
晚班的護士小姐還跟我說睡著沒關係,他們都會來看
結果都是我去叫他們來,阿不就還好我夠神經質睡不著
果然年紀大了,一晚沒睡精神就很糟
在今天早上弟弟來接班後,回家倒頭就睡著

因為術後有一些症狀有點不尋常要進行檢查,還要待在醫院幾天
希望媽媽的身體能快點好起來,也希望一切的檢查能順利進行
大家也要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
平常看到充滿活力的大家,在醫院看到人生病時的虛弱,反差真的很大
要善待自己的身體唷,希望大家都健健康康
(以後聚餐都來約養生餐廳好了)

ps.之後再來抱怨一下中山醫學院附設醫院
     (也可能我要抱怨的點其他醫院都一樣 ?( ̄□ ̄|||)a)
     逞強的媽媽,凌晨送醫時不讓弟弟通知我
     否則去中國醫或榮總應該會好一點的說


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ilverliningI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