症狀


經前症候群(premenstrual syndrome),簡稱PMS。在身體方面,會出現胸部脹痛、頭頸背痛、食慾增加、嗜吃甜食、疲倦易懶等現象。在精神狀態方面,可能有無精打采、情緒低落、緊張易怒、性慾降低、或失眠等痛苦。

典型PMS症狀,可在心理期來後二、三天,即告緩解,若仍持續,則宜由專業醫師評估,是否有潛藏之憂鬱焦慮、或其他精神或婦科疾病之可能。約有七十五%至九十%之女性為輕微程度,不影響日常生活之職業社交功能;十%之婦女,則較嚴重,需醫療之介入與處理;三至五%之婦女,則屬經前憂鬱症,必須精神科或身心內科醫師之專業治療。

改善


1.固定的3-6小時的間隔進食,要富含碳水化合物但要減少糖份的攝取。可維持穩定的血糖濃度,避免能量忽高忽低的變化。在食物中可增加富含Ω3-酯紡酸的物質,例如鮭魚、青魚和含亞麻油酸的製品如月見草油。 

2.在飲食調配上應多吃綠葉蔬菜與澱粉類食物,減少肉類的攝取比例;也可多吃山藥、香蕉、蘋果、馬鈴薯等有抗壓功能的食物。另外,經期前一星期可每天加服1000毫克的鈣片,以及50毫克的維他命B6,有安定、舒緩神經的作用。

3.咖啡因、酒精、高鹽、高酯和單糖、紅肉、油炸食物、糕餅、醃漬醬菜、加工肉品、罐頭、巧克力、咖啡、辣椒等,而生冷料理與過燙的烹調法也要避免。。

4.天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。包括維生素 B6 (100 mcq)、鎂(300mg)、維生素E(400IU) 、維生素C(1000mg)和鈣質(1200mg)。但使用前要經過醫生的核可。 


5.養成運動習慣。在許多針對經前症候群所做的研究報告中,都指出除了飲食調整以外,增加運動量是舒緩經前症候群非常有效的方法。應將運動融入生活的一部份,每周至少運動三次以上,每次持續30分鐘以上的有氧運動最佳。

6.調節壓力與情緒 。理性的因素是導致經前症候群的另一大主因,因此除了飲食跟運動之外,學習如何紓解、調節自己的心理壓力也很重要。可以找精神科醫師、專業心理諮詢人員,或者打電話至心理輔導團體,都可獲得適當的心理諮詢。

7.藥物治療。有少部分的婦女在飲食與作息調整之後,仍然受經前症候群的症狀所困擾,此時就需要看醫師、服藥,以藥理來尋求改善。一般會開立低劑量的抗憂鬱劑治療,建議服用二個月經周期,之後於月經前有症狀再服用即可。


資料來源:

林口長庚精神科  蕭美君 主治醫師
http://www.cgmh.org.tw/intr/intr2/c3360/women1(PMS1).htm

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兼國立陽明大學講師 鄢源貴
http://www.obsgyn.net/info/general_gyn_pms.htm






十種症狀裡,就佔了八種

一整個嗜睡、情緒化、身體酸痛......

這段時間,你們最好順著我的意一點  >.<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ilverliningI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